肿瘤病人的多学科诊治
30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分配至如东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当时的理想就是用手中一把刀为病人刀到瘤除、手到病除,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不少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尽管外科技术和手术术式不断完善,但肿瘤病人手术后复发、长期生存率改善不多,这也引起同行们的深思。基于此,美国于90年代末率先提出多学科诊治模式(简称MDT),即由来自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内科中心等科室专家组成团队,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议形成、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进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在欧美国家,MDT已形成常态,美国甚至立法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需要经过MDT综合治疗,2009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专业组是国内最早开展MDT诊疗工作的单位,据国内MDT发起人、中山医院普外科科研所所长秦新裕介绍,“每周四下午开设的结直肠癌MDT门诊每年为超过300例复杂的结直肠癌病例提供了优化的治疗方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学逐渐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对于大部分内脏器官的实体肿瘤而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某些肿瘤,尤其是解剖位置特殊的肿瘤如鼻咽癌,则放射治疗效果更佳。对于非实体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药物治疗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千秋,在肿瘤治疗学中都有着无法代替的地位。近20年来肿瘤临床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只有近45%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化疗仅占5%,手术与放疗则为40%,1/2以上恶性肿瘤难以治愈,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以单一学科为主的治疗脱离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秦新裕和他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单一治疗手段仅针对早期患者及部分肿瘤有效,即便有效也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把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应用于治疗肿瘤,才是当今肿瘤治疗学中缺一不可的格局。
面对越分越细的专科,使医生的视野只局限于医学的某一领域,致使经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直肠癌肝转移在外科临床非常多见。对于这类疾病,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外科对这类患者往往会先切除可以切除的病灶,然后让患者到肿瘤专科医院或肿瘤科做化疗,肿瘤内科医生可能要求患者先做化疗再接受手术治疗。许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往返奔波于各类医院,最后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让患者及家属不知所云,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为了肿瘤诊治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肿瘤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建议我院尽早实行肿瘤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度。联合会诊是由肿瘤诊治相关科室包括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和检验中心等多科专家组成,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对肿瘤患者根据疾病的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和病人的机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佳优化治疗流程,并解决晚期和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石磊)作者为我院职工